千亿官方网页版
NEWS
千亿官方网页版
极致降本丨原料厂白灰车间:除尘管道“微改造”,年创效益超10万!

精改管道释绿色动能

细挖潜力创精益效益

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原料厂

在钢铁生产的全流程中,原料处理环节的粉尘治理既是环保攻坚的重点,也是降本增效的潜在“富矿”。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原料厂白灰车间聚焦除尘管道设计不合理、风量浪费等痛点,以精益改善为抓手,通过一场“小投入、大见效”的管道优化改造,不仅实现了现场环境“无可见烟尘”的蜕变,更创下年降本超10万元的亮眼成绩,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直面痛点

52个吸尘点藏着的风量难题

为彻底解决白灰车间生产现场地坑机尾、振筛下料口等5个关键岗位的烟尘问题,工段迅速成立精益攻关小组,通过现场勘查、数据监测、全员研讨,逐步摸清了问题根源:52个吸尘点中,部分管道因杂物堵塞导致风量衰减,上料小车吸尘点手动阀门控制不及时造成风量浪费,主管道跨度大、拐角多导致粉尘滞留堆积。三大核心问题叠加,让原本充足的除尘风量打了折扣,既影响环保效果,又增加了设备能耗。

精准施策

三项改造破解除尘密码

不能盲目加大风量,要让每一份风力都用在刀刃上。攻关小组确立“靶向治理、最小投入”的改造思路,针对三项关键问题制定专项方案,逐一破解除尘难题。

针对物料杂物堵塞管道问题,小组经过多次实验,最终选择在52个吸尘点全部加装20mm可拆卸过滤网——10mm滤网易糊堵、清理频繁,20mm滤网既能有效拦截杂物,又能保证风量通畅。同时明确每班清理制度,由三班班长轮流巡检,确保滤网始终处于高效过滤状态。改造后,杂物进入管道的情况减少95%以上,管道通风效率显著提升。

针对吸尘点控制不及时问题,小组将上料小车的5个手动吸尘阀门全部升级为DN350气动阀门,并与小车运行系统联动:小车放料10秒内阀门自动开启,运行180秒期间阀门自动关闭。这一改造彻底解决了空转吸尘的浪费问题,仅这一项就节省了近30%的无效风量消耗,其他吸尘点的风力也随之加码。

针对管道粉尘滞留问题,技术人员在主管道10个拐角处加装DN100清理阀门,制定“轻度堆积每周清理、严重堆积每班清理”的作业标准:风量不足时,打开阀门通入高压风,利用气流带走堆积粉尘;堵塞严重时,通过阀门进行人工清理。这一设计既避免了大规模拆改管道的高额成本,又让管道日常维护变得简单高效,主管道内径始终保持标准尺寸,风量衰减问题迎刃而解。

效益翻倍

小改造带来"大回报"

三项改造总投入仅1.85万元,却实现了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重丰收。

从环保效果看,改造前的5个烟尘外溢点位全部消除,现场实现“无可见烟尘”,岗位空气质量显著改善,职工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工段获评公司“环保示范岗位”。

从经济效益看,改造后除尘器运行赫兹从45Hz降至35Hz,仍能满足现场除尘需求。按每降低1Hz每小时节省3.6度电,据估算,年节省电费超13万元,年净创效超10.1万元。

从管理效益看,小组同步制定《吸尘点检查制度》《管道清理方法》两项标准化文件,明确“每班巡检、每周复盘、每月考核”的管理机制,将改造成果固化为长效制度,为后续环保设施运维提供了可复制的“鑫达经验”。

结 语

精改管道释绿色动能,细挖潜力创精益效益。白灰车间以“小改造”撬动“大提升”,既守住了环保底线,又算好了效益细账,生动诠释了降本增效无需大投入,精益改善处处有空间。未来,原料厂将始终坚持“环保优先、效益为本”的发展理念,从设备运维到工艺优化,从现场管理到成本控制,不断挖掘生产经营中的“隐性价值”,让每一项优化都转化为发展实效,让绿色低碳与提质增效双向赋能,为鑫达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多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