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官方网页版
NEWS
千亿官方网页版
鑫达故事丨王建辉:与高炉相伴二十余载的“守炉人”!

鑫达故事

勤学笃行 淬炼本领

初入鑫达时,王建辉便深知,高炉操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始终怀揣一颗进取之心,以事事心中有数、操作精益求精为准则,不断锤炼专业技能。在日常工作中,他坚持记录每一处操作细节、分析每一项参数变化,从原燃料的细微波动,到设备运行的蛛丝马迹,无不纳入他的观察与思考。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是他与高炉“对话”的见证;炉前那双敏锐的眼睛,总能提前捕捉到硅硫含量的变化与炉温的走势。正是这种于细微处见真章的执着,让他逐步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成为高炉岗位上的“活规程”。

随着岗位的晋升,王建辉的责任也从“管好一个班”扩展到“守好一座炉”。他深知,高炉的稳定运行,离不开系统性的管理与科学化的操作。他严抓槽下筛分,从源头上确保精料入炉。同时,精细调控每一个参数,稳定硅硫含量,保障物理热充沛,让炉况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他的带领下,工段职工团结协作,操作有序,高炉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在平衡与稳定中高效运转。

精研细作 降本增效

在王建辉看来,高炉持续稳定的炉况,既是生产顺行的压舱石,更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棋。为推动成本管控落地见效,他率先转变思想,用先进理念统一车间行动,确保生产组织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王建辉以燃料比攻关为核心,牵头推进精细化管理与技术革新,在降本增效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当厂部将他所在的高炉列为燃料比攻关重点对象时,王建辉毫不犹豫地扛起重任。在入炉料上仓环节,他严格落实炉长、工长看料机制,每一批原料的质量、每一次上仓的流程,他都亲自监督把关,为生产稳定顺行创造先决条件。在炉内操作上,他精准施策,通过优化布料矩阵,推动三班实现统一操作,创新性推行“大平台”布矿策略后,煤气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为燃料比下降提供了技术支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建辉的带领下,他所在的高炉燃料比指标实现“三连降”,今年8月份更是创下单炉指标的历史最好水平。这一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他对每一个细节的较真,是对每一项技术的打磨,更是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突破”的生动写照。

冲锋在前 坚守担当

高炉车间的工作,从来没有“轻松”二字。设备检修时的冲锋、故障排查时的攻坚,让他成了同事眼中的“铁人”。在大家的记忆里,王建辉似乎永远精力充沛,只要炉况出现异常,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蹲守在炉前分析问题、寻找对策,直到各项参数回归正常,他才肯松一口气。

酷暑时检修作业,为查看炉体内部耐火材料的磨损情况,王建辉会毫不犹豫地戴上安全帽,钻进闷热的炉体内部。狭窄的空间里,高温扑面而来,等他完成检查走出炉体时,浑身早已被汗水浸透。寒冬时炉况抢修,王建辉坚守在现场,一边协调人员,一边根据炉况变化优化抢修方案。哪怕是吃饭时间,他也紧盯着监控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信号。正是这份把岗位当战场的担当,让他成了高炉工段的定海神针,也让大家在面对挑战时多了一份底气。

·结语·

以精诚砥柱中流,用笃行劈波斩浪。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工匠,不在于岗位的高低,而在于对职责的敬畏;真正的卓越,不在于一时的辉煌,而在于日复一日的坚守。

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要以实字在先、干字当头的干劲,以众志成城、力出一孔的担当,在各自的岗位上深耕细作、奋勇争先。做精益求精的“加法”,让每一道工序皆成精品,每一项成果皆显匠心;强化协同的“乘法”,以同心同向的协作激活发展效能,以同频共振的拼搏释放磅礴动能。在这波澜壮阔征程中,共同谱写鑫达更加璀璨夺目的壮丽篇章!